2024年04月24日
微信

文化学者朱大可:全球神话宗教都起源于非洲 与巴别塔有关

作者: 王新毅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4年12月19日 21:39 |
播放

朱大可,1957年生于上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学者之一,被誉为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他在中国文化界享有盛名,思想前卫、观点尖锐,30多年来其文章批判性激烈,多次引起文化现象。2006年9月号《凤凰生活》杂志,推出“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他曾入选,被誉为“中国文化守望者”。

2014年6月,朱大可推出他20余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华夏上古神系》。在这本书中,他以跨文化的全球视野,运用多种学科工具,独辟蹊径地探研中国上古文化和神话的起源,说出自己一个重要的发现并证明:全球各地的上古宗教/神话均起源于非洲,他还引用圣经创世纪11章记录的巴别塔来解释原因。

有评论说,朱大可的这一发现是继美国学者发现全球智人源于非洲、新西兰学者发现全球语言源于非洲之后,第三个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贡献,有助于修正人类文化起源的传统观点,可视为1949年以来中国学术的重大收获。

12月19日,他在自己的最新博文《高度的开放性和吸纳性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中再度谈到自己的观点。他介绍了自己写作《华夏上古神系》的动因,是源其于20年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突然发现全世界神(编者注:这里的“神”并非圣经中所提到的耶和华上帝,而是指的是人类所崇拜的各类非耶和华的其他偶像,被人称为是“神明“之物)的名字是一样的。”

他举例说,“比如说,全世界的水神,它的第一个字母都是N打头,中国是女娲(Nǚwa),希伯来是诺亚(Noah)(编者注,诺亚并非希伯来人的水神,而是圣经记录中一个在洪水时代因按照上帝指示造方舟使一家八口幸存下来的上古之人),印度是那伽(Naga),苏美尔是纳姆(Nammu);全世界的地神都是G打头,中国最著名的地神是拿着息壤的鲧(Gǔn),希腊很古老的地神叫盖亚(Gaea);全世界的日神要么是S要么是H打头,希腊和罗马语中S和H可互相对转,而在拉丁语的太阳Sun的之前,有个更古老的西亚日神叫沙玛什(Shamash),中国的舜在古代实际上是日神,现在的发音念舜(Shun),但古代的发音是(Hljuns),这是周朝的发音,是跟现在不一样的多音节语,当然,事实上证明周朝的语言确实有西域的背景,因为汉语其实就是南岛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杂交的产物。“

“这些语言、这些神的名字为什么会相似呢?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只有一个解释:有一个人类史前的共同文明,这个文明已经破碎了、死掉了,但是在那些碎片上面长出了苏美尔、波斯、印度和中国,但是我们想象中神秘失踪的文明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于是就存留在他心中,后来在80年代后期,美国的生物学家提出“智人非洲起源论”的假说。“这个假说为我解决神话起源提供了重要前提。不仅人类起源于非洲,而且语言学家也发现,人类在走出非洲之前就有了语言,语言产生的时间远远超过目前语言学家所认定的三万年前,牛津大学教授甚至认为十到二十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有了语言。“朱大可教授说把这种语言我称之为“巴别语”。

“而在有语言之后,很快就有了宗教和神话,因为语言最重要的功能,除了交流狩猎经验和表达感情,就是试图喊出神的名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全世界神名之所以具有共同性,是因为在走出非洲之前,人类已经有了自己的宗教和信仰,这是一个基本的推论。”

由此,朱大可借助这个逻辑以及神名调查,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巴别神系“。他介绍说:”巴别塔的故事出自《圣经》,里面说人类打算建造一座叫做巴别的塔,要通往天上,上帝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就变乱人的语言,使其相互之间不能沟通,导致造塔计划失败,人类自此四散而去。这本书中第二部分,我用了五万字的篇幅做了一大堆表格,其中包括最高神、水神、地神、日神这三元神,加上死神、植物神、农神、风神和爱神,甚至连祭司和巫师都加进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巴别神系。这个神系本质上就是一个全球体系。“

朱大可并非是一个基督徒,不过他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让人思考《圣经》对人类史记录的真实。创世纪1到11章记录的是人类最初的历史部分。创世纪1到3章是人类始祖本生活在伊甸园之中,但因被罪恶引诱犯罪堕落被赶出伊甸园,后繁衍与散居各地。创世纪6章记录的是上帝洪水审判和挪亚的故事,以及挪亚的后裔在不同地区。创世纪11章记录了巴别塔的故事。

朱大可的研究让我们看到,当人类离弃上帝之后,各个地区的人类创造出各样的“神明“来满足其宗教性。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